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取得成果的典范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石化在中亚地区开展国际化经营和能源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
中国石化积极参与中亚地区国际能源合作,着力优化产业布局,统筹推进境外油气勘探开发、炼油与销售、化工与新材料、工程与技术服务等业务,实现合作共赢。
国勘哈萨克斯坦公司十年累计生产权益油1800多万吨,今年还通过竞标成功获取哈萨克斯坦52号区块的矿权合同。国际石油工程哈萨克斯坦公司积极开拓当地市场,今年前4个月新签合同额2.6亿元,完成合同额9000万元,提前完成全年市场开发任务。
2014年8月,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PVC、烧碱、甲醇生产综合体项目(以下称“PVC 综合体项目”)正式签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的标杆项目。川维化工成为PVC综合体项目核心装置——乙炔装置的技术许可专利商,这是乌兹别克斯坦首套PVC装置,也是中亚地区首个PVC生产装置,投产后改变了乌兹别克斯坦长期以来PVC、烧碱、甲醇等化工原料依赖进口的历史。
2019年12月,中国石化炼化工程集团承建的阿特劳炼厂石油深加工项目已建成投产,该项目获我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是中国石化在“一带一路”上沿线年,工程建设公司牵头组织投标的S-MTO成套技术成功中标乌兹别克斯坦天然气综合体项目,标志着中国石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MTO成套技术首次走向海外。
2019年,南京工程公司中标乌兹别克斯坦硫磷综合一体化基础设计项目,标志南京工程硫磷化工自有技术落地中亚新市场。
2022年,中国石化成功中标吉尔吉斯斯坦中大石油二期升级改造项目的催化裂化和柴油加氢裂化装置,这是吉尔吉斯斯坦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此次合作实现了中国石化单段串联加氢裂化技术(FMD技术)首次在海外市场应用、多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工艺技术(MIP技术)第二次在海外市场应用,为全面提升该项目成品油质量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金融理财服务管理。
今年5月,在哈萨克斯坦—中国投资圆桌会议上,中国石化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签署了在阿特劳地区合作开发聚乙烯项目的关键条款协议,这标志着中国石化将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并推进该项目的实施。
守护生态环境初心不改中国石化不断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持续推进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油田、绿色工厂、绿色家园,在中亚地区积极探索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发展绿色经济,开展生态保护合作。
完善环境管理。中国石化严格遵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参照国际通行标准开展环境保护工作,评估生产经营对环境的影响,完善环境管理组织与制度建设,加强现场环保管理,做实环保风险防范工作。
实施绿色运营。中国石化聚焦绿色运营能力和水平提升,健全环保责任制度,推进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建设,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国勘哈萨克斯坦公司多次举办“绿色油田社区家园”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社区民众走进企业、了解企业,让他们亲眼看到中国企业如何把荒漠建成绿洲。
开展绿色采购。中国石化倡导绿色采购理念,落实“绿色企业行动计划”,提高供应链绿色水平,建设绿色伙伴关系。石化机械完善绿色采购管理机制,优化绿色物流管理,规范废旧物资处置,建立绿色物资采购目录,促进绿色产品推广应用。
人文交流让心越走越近“我师傅不仅技术好、人品好,而且长得还特帅,我是他的大弟子。”哈萨克斯坦北布扎奇油田工区现场录井队队长胡那皮亚提起他的中国师傅王杰时非常自豪,“师傅给我们讲过很多中国故事,我对中国很向往,有机会一定要去美丽的中国看看。”
胡那皮亚是王杰的“洋徒弟”,是经纬公司的雇员,也是中国石化在中亚地区万千员工之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国石化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本地雇佣、加强员工关怀,促进多元文化融合、打通民心桥梁,主动响应当地居民需求,积极为当地医疗卫生水平提升贡献力量。
在哈萨克斯坦,国际石油工程公司鼓励员工分享自己的文化,在重要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联欢节目。国勘公司成立文化融合小组,组织外方员工包饺子、做月饼,体验中国传统民族节日的魅力;组织中方员工深入了解“马背上”民族热情豪放的性格特点。炼化工程集团资助当地贫困儿童上学,被当地媒体报道。
2021年,在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举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大评比中,国勘哈萨克斯坦公司KOA联合作业公司获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签发的“大企业社会责任金奖”。
在吉尔吉斯斯坦,中国石化不断提高本地化员工比例,切实保障员工权益,坚持民主管理,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建立员工培训体系、搭建培训平台。
在土库曼斯坦,胜利石油工程井下作业公司向海外人员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对员工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金融理财服务管理回顾往昔,中华民族与中亚各民族曾携手创造古丝绸之路的盛世繁华,经历了由物质文明进步到精神相依、民心相通的文化共兴历程。展望未来,中国石化将在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中谋发展、强环保、兴人文,携手共创“一带一路”建设新篇。
中国石化作为国际化大公司的影响力和实力,我深有体会。我身边的所有人都同意我的观点:来这里不仅是为了赚钱,而且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中国石化始终支持和鼓励员工发展,我很自豪能为这样的公司工作,也很开心被评为2022年国勘优秀外籍员工。
我在哈萨克斯坦的8年里参加了两个大型项目的全面建设,见证了项目带动下的共同繁荣与发展。这是中国石化首次实现中国炼化工程技术出口中亚市场,带动中国制造走出国门。我真切地感受到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在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我来自哈萨克斯坦,2013年进入炼化工程集团哈萨克斯坦分公司,参加阿特劳炼厂芳烃项目改造。作为刚毕业的留学生,有机会进入世界知名公司中国石化,我感到很骄傲。“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石化给哈萨克斯坦带来了经济发展,培养了很多技术人才。
哈萨克斯坦子公司财务总监我2004年加入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工程哈萨克斯坦子公司,是公司第一批员工。在近20年的时间里,我见证了公司的发展壮大,也逐步成长为公司的外账财务主管。中国石化已经成为我的第二个家,感谢公司的培养!
中亚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发展迅速,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与中亚国家在石油资源开发方面有广泛的合作。中国石化积极参与中亚地区的国际能源合作,统筹推进境外油气勘探开发、工程与技术服务等业务,其中国勘哈萨克斯坦公司十年累计生产权益油1800多万吨,今年还通过竞标获取哈萨克斯坦52号区块的矿权合同。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石油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项目已生产石油近1.5亿吨、天然气超过800亿立方米,向当地纳税超过125亿美元、公益支出1.3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还通过建设输油管道等方式为中亚国家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
目前,我国与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签订了大量原油采购协议,不仅满足了中国的能源需求,而且促进了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哈原油管道被誉为“丝绸之路第一管道”,促进了哈萨克斯坦实现原油出口多元化,保障了该国东部两大炼厂的原油供应,同时拓展了我国原油进口渠道,确保新疆地区炼厂的能源供应平衡,堪称中哈能源合作互利共赢的典范。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而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2023年,哈萨克斯坦石油产量将达到9000万吨,若实现这一产量,该国将出口石油产品7100万吨左右。金融理财服务管理但目前哈萨克斯坦国内炼厂原油加工深度仅在55%~82%,无法满足该国的燃油要求。我国相关能源企业今后可通过在哈萨克斯坦相关地区实地规划研判,弥补该国在油气利用方面的技术不足,同时加快推进国内油气装备服务和特色炼油化工产业链向外的快速发展。
有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挑战,如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与我国存在较大差距。在合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双方的发展差异,寻找合作共赢的利益平衡点。
栉风沐雨见肝胆,砥砺奋进续华章。随着我国与中亚关系步入新时代,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与中亚能源合作的现状表明,双方已建立起广泛的合作关系,未来应继续深化能源领域合作,为构建下一个黄金时代增加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亚是“一带一路”首倡之地,十年来,在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下,中国石油公司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形成了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等标志性合作成果,实现了中国—中亚能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2022年,中亚国家向我国输送原油超过1000万吨、天然气432亿立方米,为我国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及中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习主席在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的主旨讲话中将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比作当代“丝路”,是对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履行使命担当的高度肯定。
中国—中亚峰会的成功举行,不仅标志着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进入新时代,而且擘画了未来深度能源合作的全新图景,为中国石油石化企业扩大中亚能源合作规模、打造全方位合作新格局指明了方向。
拓展油气管道互联互通。这关乎稳定能源供应的国家共同利益,是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重要内容。应持续做好现有油气管道的安全、平稳、高效运行,适时加快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通过油气管道布局提升油气国际贸易能力。
推进油气勘探开发合作。中亚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且油气储产量主要集中在大型油气项目上,参与大型油气项目开发是做大做强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的重要路径;在具备市场的前提下,关注优质中小型油气项目合作机会;加强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和资源评价,为风险勘探合作布局提供参考与遵循;关注《里海法律地位公约》签署对在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开展油气合作的积极影响。
促进油气全产业链合作。充分利用油气管道建设运营、油气勘探开发形成的良好合作基础及技术资金优势,促进炼油化工领域投资合作及承包工程机会获取,促进设备材料制造等优质产能合作,努力实现上中下游、投资工程贸易全产业链一体化协调发展。
探索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中亚国家有丰沛的风光资源,为探索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现阶段可结合油气项目实际,就近消纳,推动风能、太阳能利用试点项目。
依托机制推进合作行稳致远。中亚国家对油气资源及产业管控严格,且外国劳工许可要求严苛等营商环境风险突出,应充分利用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等沟通协调机制,通过国家层面积极争取项目,特别是战略性大项目的合作机会,并为项目实施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和实施条件。
中国—中亚能源合作前景可期、大有可为,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应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合作原则,及时把握时代机遇,推进国际化经营高质量发展,并通过高质量能源合作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和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石化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积极对接非洲国家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全产业链高质量“走出去”。截至目前,中国石化在13个非洲国家执行35个油气投资、石油工程、炼化工程等项目。
能源合作之根越扎越深发挥整体优势,促进非洲能源工业发展。中国石化立足主责主业,发挥一体化优势,与非洲多国相继开展油气资源投资、工程技术服务、原油及成品油贸易等合作,帮助当地合作伙伴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力争打造互利互惠的能源合作项目。
截至2022年底,中国石化累计完成油气项目权益投资372亿美元,权益油气产量超过2亿吨油当量。中国石化在安哥拉参与了5个海上区块的勘探开发活动,目前年权益油产量约450万吨,完成社会责任项目3000万美元。今年是国勘公司与阿帕奇石油公司在埃及合作的第十年,合作项目贡献了埃及境内油气总产量的20%,为埃及经济发展、能源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工程技术服务为非洲油气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国际石油工程公司签订乌干达Tilenga油气集输系统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项目建成后将助力乌干达成为东非重要产油国。炼化工程集团先后中标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新建LNG储罐工程总承包项目和阿尔泽炼厂20万吨/年甲基叔丁基醚(MTBE)联合装置总承包项目,投产后将直接促进其天然气、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石化机械为非洲的石油工程服务项目提供了多品类设备及解决方案,以“中国制造”“工业重器”助力非洲油气工业发展。
中国石化高度重视与非洲国家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助力非洲国家加速绿色低碳转型。2017年11月,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总承包的加纳西部走廊天然气工程获2016~2017年度中国建设工程(境外工程)鲁班奖。这是加纳首个大型天然气基础建设项目,投产后可为沿线多万户居民提供清洁能源。2021年1月,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江苏油建承建的肯尼亚地热管道五期项目顺利移交,项目运营后,肯尼亚地热发电量将首次超过水力发电量,惠及东非上亿人。
近年来,中国石化持续深化与安哥拉、刚果、埃及、尼日利亚、利比亚等国家的油气贸易合作关系,成为非洲原油及成品油贸易市场上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2022年,联合石化与15个非洲国家开展原油贸易、与8个非洲国家开展成品油贸易,贸易量分别占“一带一路”沿线%。
民生福祉之干愈养愈壮“路修得太好了,一天能多跑五六趟,钱也挣得多了。”长途司机玛特鲁对肯尼亚RWC103乡村道路项目赞不绝口。
2016年来,石油工程建设公司胜利建工公司先后中标肯尼亚一万公里乡村道路升级改造项目多个标段,道路建成后提高了沿线居民的经济收入。
Kahuniro小学校长罗丝说:“现在上学的孩子比以前多了,之前因为路况差、绕道远,很多孩子放弃了上学,是中国公司修好了这条路,支持了我们的教育事业。”
2017年,国际石油工程公司在尼日利亚中标壳牌钻机合同,项目启动后为当地提供了234个工作岗位,有效缓解了就业难问题。
胜利建工公司2013年起先后参建乌干达基恩乔乔道路改造、肯尼亚内罗毕至锡卡等10余项公路工程。其中,内罗毕至锡卡高速公路被誉为“东非第一路”,是中国援建肯尼亚的首条八车道现代化高速公路。
为提升喀麦隆的医疗水平,2019年起,国勘喀麦隆公司陆续向当地医院捐赠了大批医疗设备。
中国石化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合作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给当地人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和实惠。
人文交流之叶更加繁茂以心相交,成其久远。中非关系发展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人文交流的“软”助力。近年来,中国石化在非洲加强文化、教育、性别平等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取得积极成效。
在阿尔及利亚,书籍成为沟通中阿文化的桥梁。2023年1月,国勘公司向扎尔则油田捐赠了350册中国文化相关图书。6月,再向阿尔及尔第一大学捐赠了460余册图书,帮助当地学子深入了解中国。
在乌干达,江苏油建乌干达Tilenga项目创新开展中乌导师带徒活动,组织中乌员工结对帮扶,对乌干达员工进行定向培养,聘请外籍导师为中方员工授课,使中乌员工迅速融入项目文化。此外,项目部还与马克雷雷大学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将在招收优秀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推进石油工程专业技术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
中国石化致力于世界范围内的性别平等。在埃塞俄比亚,中国石化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埃塞俄比亚办公室及埃塞俄比亚妇女经济赋权中心共同参与“埃塞俄比亚妇女培训项目”,帮助妇女掌握技能,并以此获得经济来源。在埃及,国勘公司阿帕奇项目2004年起实施女童教育帮扶计划(基金),目前已在埃及3个省资助了201所女童学校,1.5万名女童受益,同时为600多名女童学校教师提供了高质量培训。
中非能源合作有特殊意义,既是非洲经济和民生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非友好合作的大背景下,中国石化将不断推动对非能源合作向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发展,形成利长远、惠民众、可持续的合作模式,为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在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指引下,巩固发展非洲地区国际化经营,是集团公司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目前,中国石化在埃及、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喀麦隆等国家均有油气投资项目。在中非政治互信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在非油气投资迎来政策红利期和战略机遇期。去年以来,石油工程、炼化工程业务快速发展,原油及成品油贸易加快完善布局,一体化优势凸显。随着非洲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中非企业在炼化、成品油贸易等中下游领域的合作空间巨大。非洲拥有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资源,在与中国石化发展战略相契合的新能源领域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过去十年,我很荣幸在加蓬、喀麦隆亲身经历“一带一路”这一宏伟蓝图的发展,亲身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回首过往,我很自豪,因为我们石化人不仅担起了“端好能源饭碗”的责任和重担,而且通过投资和建设促进了当地石业的发展,积极参与了当地民生工程的建设,展现了中国石化的责任担当,真正做到了合作共赢!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年金融理财服务管理。截至目前,在53个同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中,有52个国家和非盟委员会已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中非基本实现了“一带一路”合作的全覆盖。
十年来,中非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等平台上全面推进“五通”合作,即政策通、贸易通、设施通、金融通和民心通,成果涵盖经贸、基建、民生、人文等多个领域。在中非政治互信、利益交融、民心相通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能源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和特点,与非洲国家的发展战略精准对接,走出富有特色的对非合作之路。
非洲油气资源分布和开采状况差异巨大。部分非洲国家虽然油气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不够,或者缺乏管道、炼厂、液化厂等能源基础设施。而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的国际市场动荡,给严重依赖燃料进口的非洲大陆带来更严重的影响,一场燃料短缺危机正在席卷非洲。我国能源企业可充分发挥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优势,一方面在油气资源投资、石油工程、炼化工程等领域积极开展对非合作,助力非洲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另一方面要扩大原油和成品油贸易规模,为非洲国家缓解能源短缺现状提供助力。与此同时,也要防范政治安全形势、汇率波动等风险。
绿色是“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底色。与全球其他地区相比,非洲温室气体排放量仅占全球排放总量的一小部分,却受到气候变化更严重的影响,金融理财服务管理近年来持续频发的气候灾难掣肘了非洲的经济社会发展。非洲国家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非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实现绿色发展。
近年来,中国充分利用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优势,积极帮助非洲。迄今为止,双方已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实施了上百个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助力非洲加快走上自主可持续发展之路。多年来,中国在太阳能、水电、风能、核能、沼气、潮汐能等清洁能源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有资金和成本优势,而非洲目前也迫切需要加速能源供给多元化,双方在清洁能源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近年来,中资企业在一些非洲偏远地区大力发展短平快、小而美的清洁能源项目,大幅提升了非洲民众的获得感,形成了很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合作成果。未来,中国能源企业在推动自身“绿色革命”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技术特有优势,在清洁能源领域开展更多务实合作,助力中非能源合作进入新阶段。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非友谊源远流长,能源是中国和非洲国家合作的重要领域,苏丹是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去”油气合作的起点,目前油气合作项目已遍布西非的安哥拉、尼日利亚,中北非的乍得、尼日尔,东非的莫桑比克等20多个非洲国家。
过去十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中非能源合作成绩斐然,成功的“苏丹模式”彰显了中国企业的技术实力,助力苏丹、尼日尔和乍得等合作国构建了包括勘探、开发、炼油、管道、油品销售和液化天然气(LNG)等全产业链,实现油气行业的从无到有。以贷款换石油的“安哥拉模式”,创新了中非油气合作模式,促进了中非合作与互利共赢。
非洲地区资源丰富,剩余油气可采储量约350亿吨油当量,占全球总量的8%,而且因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待发现资源潜力巨大,除了尼日利亚、安哥拉、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传统产油国,近十年,非洲多国相继宣布获得重大勘探发现,新发现储量约46亿吨油当量,如西北非的塞内加尔、科特迪瓦、毛里塔尼亚、东非的莫桑比克、南非的等。此外,非洲地区还拥有全球60%的太阳能资源,风能、地热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很丰富。未来中国与非洲国家的能源合作范围将更广阔。
发挥陆上油气全产业链技术实力,坚定能源合作信心,为非洲国家的能源行业发展、人民福祉,贡献能源企业的“中国力量”。
积极布局非洲深海油气新领域,紧跟近年勘探发现热点区域,如西北非的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东非的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和南非的等,分享油气发现红利。
谋划布局新能源投资领域,肯尼亚、和南非等国家的太阳能资源条件优异,摩洛哥、肯尼亚和南非等国家的风能资源集中,适宜风电集中式经济性开发。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非洲将成为新能源电力投资的热土。
非洲国家政局多变、冲突频发,合作过程中必须强化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对风险因素的预判能力,构建社区沟通机制,提升处理风险事件的软实力,共建风险防范网络。此外,与资源国政府、合作机构倡导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维护中国企业的海外权益。
中国与非盟正式建立中国—非盟能源伙伴关系合作平台。未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的助推下,中非能源合作将迈上新台阶。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由 孙亚楠 陈明杰 戚 鸣 张 洁 姜春辉 刘柏林 张田嵩 王一好 华春哲 高 风 曾 勇 景 文 张德锋 陈 东 郝明勤 钱 伟 王 茜 孙海涛 何家杰 王志明 曹海峰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