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前,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行。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月17日参加了习主持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深刻地感受到了党中央对民营企业的关心和支持,信心倍增。
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金融理财服务管理、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最新数据,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量的比重提升至92%以上。尤其是在推动创新发展的方面,民企堪金融理财服务管理称占据着主体地位,2024年,民营企业占全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比重达88.8%,销售收入占比达85.4%。在实现成果转化方面,民营企业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关键力量,据工信部、国家统计局金融理财服务管理等数据显示,民营企业贡献了我国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
从民营企业自身角度看,培育充足的创新活力也是强化竞争力、寻求进一步发展的钥匙。正如雷军在采访中所说,不论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民企如今都必须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取代原有产业模式,以增强内生动力金融理财服务管理。
传统如农业,当下也不断追求以科技赋能全链条升级,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施肥打药、引进先进育种技术培育优良品种等,不仅能提升产业效益,更能为食品安全提供多一份监控和保障。新兴如小米这类科技公司,同样要不断花大价钱、下大力气解决“卡脖子”难题。雷军表示:“五年前,我们金融理财服务管理下决心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进一步投资核心技术,当时我们就规划了五年要投入1000亿元,现在五年过去了,我们大约投了1050亿。”
高端产业高度依赖技术支持,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无数例子已经说明,只有坚持研发创新,建立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才是应对国际竞争与科技封锁、避免受制于人的有效路径。同时,创新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凭借敏锐灵活的触觉和机制,企业得以迅速调整战略方向,打造新的竞争优势。比如小米从造手机、造家电转向造车,仅用短短3年时间就取得了突破,一跃成为新势力车企。
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离不开有效的产权保障、公平的市场准入与竞争环境。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娄勤俭此前透露,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在上个月进行了再次审议,下一步将推动法律尽快出台。据了解,草案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写入法律,对于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技创新是民企的立身之本,法治是营商环境的可靠保障。未来,在科创与法治的双重推动下,相信民营经济将以更好的姿态担起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