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新闻生产与“金融理财服务管理难度新闻学”20时代

发布时间:2024-08-14 09:53:46    浏览:

[返回]

  肖燕雄(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导 读: 数字时代,面对新兴新闻实践,新闻业亟待从“空间”维度进行反思。新闻写作范式发生转变,即新闻写作从“时间消灭空间”转而“空间压倒时间”,从“加速新闻”转向“空间新闻”。

  从报纸、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在媒介的更新迭代中,新闻价值的时效性本体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及时、快捷、高效是新闻机构运作过程中的行动参照机制。以时间为追求矢向的“加速新闻业”导致了新闻的逻辑异化,“加速新闻”的本质是“空虚”的时间,是“没有时间的存在”,时间性的异化引发了新闻本体的危机[1]。“因时而作”和不断加快的速度导致了模式化、固定化、雷同化、程式化的新闻写作;同时,“加速新闻”也是“没有空间的存在”,互联网的极度发达看似扩大了新闻实践的矩阵,实则削弱了新闻的广度、深度与含金量,使得新闻沦为“易碎品”。

  在数字时代的滚滚车轮之下,数字技术消解了时间,“消灭了时差的绝对‘当下’,实现了无差别无绵延的共时”[2]。如果说,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是“旧媒体”,传统的手机与互联网是“新媒体”,那么,基于数字虚拟技术和地理定位技术的数字媒体则属于“新新媒体”[3]。“旧媒体”与“新媒体”偏向于“时间媒体”,而“新新媒体”偏向于“空间媒体”,它是以空间和场景的特定话语体系为支撑的。在新新媒体中,新闻的“速度为王”的“制胜法宝”地位被撼动,新闻摆脱了时间的“争夺战”和“奴役地位”,新闻生产的主要支配逻辑不再是“加速新闻”,而是“广度新闻”,即“空间新闻”取代了“时间新闻”。概言之,时间被抽离于新闻生产,新闻生产由“因时而作”进阶为“量体裁衣”“因地而作”,一言以蔽之,新闻质量的价值与意义日益凸显,意味着高质量新闻与“难度新闻学”2.0时代的来临。

  在当今先进的媒介技术环境中,空间元素为新闻业蕴藏着巨大价值能量,同时也呼应了新闻界提升新闻生产专业能力和技术含量的强大诉求。追求新闻的难度、广度和深度,但又不止于广度和深度并不始于今日,而是传统新闻人的一个重要心结,但是,“难度新闻学”的提出与探索从来没有今天这样显得顺理成章,新生新闻样态——“空间新闻”所促生的“难度新闻”促成了“难度新闻学”2.0版本诞生。基于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为何要从“空间”维度反思整个新闻业和新闻实践?新兴新闻实践之下,新闻生产范式有何变化?“空间新闻”视野下,如何提升新闻生产的质量、深度和含金量?

  新闻实践与时空维度的关联具有天然的紧密性,而关联的强弱与技术的迭代密不可分。在线技术与即时通信催生出新闻生产与新闻消费同步的神话,在新的新闻生产逻辑之下,新闻既有的时间界限被消减[4],依托于定位技术和移动技术,个体化、精准化、深度化的新闻写作和推送服务赋予空间、场所、位置等要素非凡的意义。面对新兴的新闻实践,从“空间”维度反思整个新闻业实有必要,而且有着一定的紧迫性。

  当前,媒介的外延前所未有地扩展,从“万物关联”到“万物互联”再到“万物皆媒”,“泛媒介”观俨然成为业界的新范式与新共识。多样化的媒体平台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新闻过载和同质化内容,从而影响到受众的新闻消费。多样化平台和低质量内容降低了用户的新闻获取效率,从而引发了用户新闻倦怠和新闻回避的消极态度[5]。在物体媒介化与平台多样化的趋势之下,我们亟待思考以下问题:如何打造不同平台的空间体验?如何提升新闻效能感?如何针对不同时空的用户创造出意义?如何生产出符合受众关注的议题?概言之,基于平台特性的新闻写作如何“出圈”值得业界深思。

  当下是“变革语境”(reform context)与“职业语境”(occupation context)共存的新生态格局,新的新闻实践变革之下出现了新闻的功能泛化,即,新闻的功能超出自身阈限,不仅不局限于信息传播、环境监督,而且参与并渗透于受众的日常生活空间,甚至于下沉至更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表现为“传统新闻价值观念的淡化”“新闻形式的信息化与资讯化及内容的日常生活化”“新闻叙事方式的故事化”等[6],如生活琐事、知识趣闻、服务信息被纳入新闻的范畴。信息如此芜杂,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新闻的泛娱乐化、琐碎化和无意义化。而“空间新闻”为新闻走出消极的泛化“围城”,使“新闻最差的时代变为新闻最好的时代”提供了契机。空间新闻将空间、位置、地方等要素纳入新闻生产与实践范畴,映射了物理空间与抽象空间的多重意涵,为用户筛选并营造了精准化的场景意义,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新闻泛化所带来的无意义的“新闻喂养”。

  金融理财服务管理

  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以下简称“ANT”)对行动者范畴作出分析,赋予了“非人”因素——技术以人类行动者相对等的能动性[7]。在新闻生产实践中,数字技术介入了新闻生产、分发、消费的整个流程,赋予新闻以特殊张力。如,实时通信技术消解了新闻产销的时间差;3D、AR、VR等变革性视觉技术营造了用户的空间体验,使新闻迎来了从平面二维到立体三维的空间变革;定位技术与移动传播技术催生出“移动记者”和“云端编辑”,既减少了新闻写作的特异性,又消减了机构的空间“管辖权”与空间恒定性[8];新型摄影术——容积捕获技术催生出“容积新闻”这一“新新闻样态”,“容积新闻”借助数字建模建构出立体化新闻场景,给予用户独特的“索麻”体验[9]。技术决定了时空要素与媒介的相关性程度,实时通信技术、变革性视觉技术、移动传播技术以及容积捕获技术无疑将“空间”从“幕后”推向了“前台”,赋予了新闻张力,形成新闻与空间的良性协调互构。与此相对应地,新闻写作和叙事方式必得发生改变。因此,新闻业应自我反省,从“空间”维度出发,寻找到用户得以真正“体验”新闻的叙事与写作模式。

  技术变革和网络赋权之下,信息零散而又浅显,用户回避“长篇累牍”阅读得以可能,从而热衷于“短平快”的接受模式和接受散布于各个角落的碎片化新闻。如此的用户阅读偏好,为碎片化信息洪流的强化提供了动力支撑。碎片化新闻颠覆了旧有新闻写作的宏大叙事,呈现出内容零散性、话语简短性、叙述随意性等特性,体现了平民化、平面化、非完整性的特征[10]。碎片化新闻给予用户“快餐式”阅读体验,而这种快速阅读模式的弊端在于,无法对整个事件的生成背景、波及影响以及发展趋势做出精准而深刻的分析。碎片化信息海量化存在,用户也被效能主义异化而产生的碎片化信息侵蚀,被断章取义式的碎片化新闻所割破和离散,造成片面性认知和以讹传讹。碎片化的新闻呈现和受众快速阅读习惯使得高质量新闻写作如深度报道、非虚构写作等面临困境。面对此种情形,数字技术和空间性新闻生产或许是当下可以破除碎片化困局,让新闻得以解困的突破口。

  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两大重要维度。长久以来,新闻不断追赶时间和速度,求新求变,追求及时性,而忽略了空间维度。杨保军教授将新闻时间界定为三大阶段:新闻事实发生时间、新闻生产传播时间、新闻收受时间。从事件发生到新闻采集的时间差构成了新闻事实发生时间,新闻事实的采写编再到分发过程是新闻生产传播时间,新闻文本被受众接收阅听的时间生成了新闻收受时间[11]。此前,新闻的永恒追求便是极力缩短新闻事实发生时间、新闻生产传播时间、新闻收受时间的时距,以实现零时距与同步传播。

  “速度陷阱”之下,媒介因对时间高度敏感而被视为时间性组织,时间要素塑造和影响着新闻的实践模式和写作理念。自纸媒时代开始,新闻正式开启了时间线性逻辑和话语,新闻时新观念、及时观念促使新闻不断追求压缩性时间。印刷机的出现使得快速且大规模新闻生产成为可能,广播电视的出现则进一步强化了时间叙事。而一味地追求时间性价值的传播取向带来了程式化和模式化的新闻生产,通讯社新闻催生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就是显例之一。“加速新闻业”之下金融理财服务管理,新闻的主体框架无一例外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大部分组成;新闻的内容构成则大多为倒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产生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彼时正值电报初现端倪,倒金字塔结构以重要性递减顺序展现、传递新闻,这种头重脚轻的模板式叙事以很快的速度完成新闻生产,方便记者写作,又便于读者在很短时间内捕捉信息。其长处在于迎合了新闻的“快捷”追求,因此,倒金字塔结构写作模式得以普及;略输文采的短处倒在其次,既无活力亦无个性是其最受诟病之处。新闻写作追求快速成文,以达到“抢新闻”和发表“独家新闻”的目的,但一味求快所带来的结果便是新闻写作的简易化,低技术含量,甚至无技术含量,这就给新闻的粗制滥造,甚至捕风捉影、主观臆造大开方便之门。这种“加速新闻”写作模式的实质是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之中对“时间维度”的极致追求和固化,却忽视了空间维度。

  技术既塑造了新闻的时间叙事,又消解了新闻的时间叙事,从携载“时间”转而携载“空间”。计算机、互联网和即时通信改造了媒介时间,实时在线技术消除了时差,使得新闻置身于“没有时间的存在”之中;移动技术下的伴随性手机媒介深入用户的日常生活,将时间性化为了弥散、瞬时与无序。技术延展了空间,又将文脉、价值与意义赋予了空间,使新闻生产从“时间消灭空间”转而“空间压倒时间”,“空间新闻”异军突起,如“超本地新闻”“位置新闻”“定位新闻”“位置数字化”等新闻概念一时大兴[12]。空间成为传播致效的核心要素,空间维度下的新闻连接了场所实践、技术动能、文化意蕴等多义场域。新闻的及时性已经不再是新闻写作需要考量的首要因素,其地位被新闻写作的空间性取而代之。新闻写作的空间性预示着“难度新闻学”(Difficult journalism)2.0时代的来临。本文所谓“难度新闻学”是指以新闻传播为目的而为新闻生产设置语艺、技艺难度的新闻实践理论。“空间”给新闻内容带来了沉淀的机会和可能,以往因求“快”而产生的固定化、程式化的新闻生产模式已不再适应数字时代新闻的呈现样态与面貌。新闻生产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难度。

  新闻生产正面临一场全面的、革命性的去碎片化的新闻书写方式的变革——向“空间”维度升级的变革。“空间”维度的新闻更加注重背景、影响、发展趋势等与核心新闻事实之间的“意义链”,注重上承下继的脉络勾连,注重新闻的空间折叠、空间想象与空间感知,注重不同主体之下的不同空间,注重空间对于精神的形塑,强调空间的文化生产,注重从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实现并达到新闻写作的深刻性、完整性、递延性。因此,去时间化的“空间新闻”呼唤深度报道的回归,并催生出了以非虚构写作为代表的深度报道方式的勃兴。空间新闻打破了新闻生产的既有程式,促使新闻写作发生跨越式提升。新闻的本质是“都市”的、是“空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填满了空间,“多义”的新闻只能在无限空间的都市里发生,而与“少义”的乡村无缘,这恰与文学向来钟情于浪漫的乡野生活形成强烈对比。“空间新闻”的生产需要技术加持,需要更加审慎的态度,要求记者具有统摄性思维。概言之,“空间新闻学”提升了新闻实践的难度、深度和含金量,预示着“难度新闻学”2.0时代的真正来临。

  传统新闻写作模式被解构,新闻生产不再止步于“时段”“效率”“即时”“截稿日期”,而是将注意力放置于背景与分析的纵深空间维度。“空间新闻”预示着“难度新闻学”的升级换代。在新生态与新变革之下,提升新闻生产的质量、深度与含金量是必然趋势金融理财服务管理,而“空间新闻”则是提升新闻难度的重要路径。“空间新闻”的样态特征为“难度新闻学”2.0的生产与写作提供了广阔天地。

  多模态(Multi modal)报道已成为空间新闻的主流表达形式。模态,即话语的符号形态,本质上是一种复合话语,包含了文本、图像、声音、图表、数据、动画等多种编码符号,复合符码对于新闻事实的呈现有着独特的解释力[13]。技术赋能之下,层级的多模态承载着新闻意义,以多种表义符号的组合营造视觉饕餮盛宴,打造出感官沉浸式的空间体验,建构出立体化、分层化的新闻事件。多模态的使用既避免了抽象的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的新闻姿态,又体现出新闻生产者对于不同媒体和多样化符码形式的掌控能力。因此,新闻产品不应是文字、图片、声音、数据、图表、动画等各大板块的割裂,而应是通过链动导航和前后左右的纵深布局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以第七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一等奖作品《6小时28分钟9秒 留给“打工人”的幸福时间还剩多少?》 为例,该作品包含了四大空间嵌套板块,分别是“泡沫”“幸福”“劳动”“生命”,每一板块都以组合式模态为主要写作结构,包含了文字、图表、数据、声音、视频等,不同模态和符码所具备的功能和作用往往不尽相同。“空间新闻”的写作技法给予“难度新闻学”以别样的启发:提升新闻难度的前提是各类模态的功能充分发挥至最大化,要充分发挥数据与图表的可视化功能,要合理利用文字的阐发、引申、归纳功能,要最大化实现音频、视频的感官浸润功能,要充分利用动画的模拟仿真功能。各模态各尽其用,互为支撑,才能够促进并提升新闻作品的质量。

  由于报纸版面的有限性,传统的新闻写作是线性思维,新闻写作者只需要以直线的、单向的思维方式陈述新闻事实即可;而“空间新闻”则不同,“空间新闻”所依托的信息载体平台几乎没有空间的限制,因此,新闻的写作不再以时间逻辑为先行轨道,而应以空间层级化思维,即借助分形与策划,让内容环环相扣,层层衔接,从而体现出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空间”维度的新闻写作,应是“树状型”思维、“放射型”思维、“跨时空运作的跳跃性”思维、“纵横捭阖的开放型写法”[14],换言之,新闻写作应以多角度、多层级看问题,将内容放置于合适板块和方位,旁征博引,从而展现新闻的全貌和层次。空间化逻辑的新闻作品,使读者能够自由穿梭于四通八达的网络之中,从而实现新闻空间的无限跨越。例如,以第七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一等奖作品《城市角落的零魂》 为例,该作品链接导航分为5个部分,分别为:Part1“找活儿”、Part2“不干活就没饭吃”与“干一天歇三天”、Part3“自由”与“候鸟”、Part4“阴云”、Part5“未来”。Part1“找活儿”描述了“零工”/“散工”的就业境况和居住条件;Part2“不干活就没饭吃”与“干一天歇三天”聚焦于散工群体的学历水平、个体工作时长和收入及老年化趋势;Part3“自由”与“候鸟”揭示了为何选择“零工”的深层原因;Part4“阴云”描述零工所面对的疫情、失业、医疗、教育等种种问题;Part5“未来”则聚焦零工未来发展趋势,对其“正规化与秩序化”给予了殷切期待。由于该新闻作品的五大空间板块层层相扣,用户得以自由地穿梭于Part1至Part5之间,以层级化思维深入剖析和看待问题,深切体会新闻的深度与感染力。由此可见,“难度新闻”可从“空间新闻”的生产中汲取养分,以空间层级化的写作思维为底层逻辑,如此,才有可能达到“难度新闻学”2.0的质量高度。

  在传统新闻话语体系中,新闻写作强调及时性、客观性、真实性,文学话语几乎成为禁忌。新闻客观务实,文学主观虚构,二者龃龉不入,虽鸡犬之声相闻,却不相往来。而在数字时代,“空间新闻”呼唤着文学与新闻互联互动。新闻不但要“真”,更要“美”。“空间新闻学”范式之下,新新闻主义、非虚构写作成为业界“新宠”。“言而无文,行之不远”,“难度新闻学”2.0时代的新闻写作应向文学借取装备,与文学“有限互鉴”,相互榫合,以提升自身内容质量。如借鉴情节发展、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文学性手法,能够很好地再现出现实生活的原生态,同时又可以丰富新闻表现形式,避免了新闻的单调性。总之,文学的叙事和书写实现了对新闻的象征补偿,文学手法和技巧的铺张扬厉、拾遗补阙、画龙点睛作用,使“新闻”变得诱人。诚如有人所说:“新闻的文学性使事故成为故事,而故事产生意义。”[15]以第七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一等奖作品《热浪扑向谁》 为例,该新闻作品引入了两段文学作品中关于“天气炎热”的描写,第一段出自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在书中,“热”是充满异域风情的背景板,昭示着作者踏上了风景奇特的村庄;第二段则来自旅行作家Amy Ragsdale对于热射病的逼真描述,喻示着炎热于人而言是非常痛苦的体验。这两段文学作品的引入,深刻地切合了新闻主题:热浪扑向了哪些人——更脆弱、更弱势的人——的身上,文学的加持深化了该作品的主题,使得新闻作品更具可读性和深刻性。

  传统新闻时代,情感与煽情化新闻密不可分,且往往与新闻客观性原则对立,甚至被视作为破坏新闻生态的负面力量[16]。信息过载之下,在情绪消耗与拉扯之中,用户往往选择以“停摆”的状态面对新闻,从而陷入新闻倦怠的窘境。受众对于新闻的规避和冷感,其实质是对新闻“曝光”活动的,这一行为的后果,则是加速人与社会脱节,导致公共性的衰退以及社会共同体的消解。因此,激发受众的新闻接触欲望,生产出高质量有深度的新闻作品迫在眉睫。对此,“难度新闻学”下的新闻业应鼓励并倡导多元的情感化数字新闻叙事,应设法与读者建立紧密的情感关联。情感与新闻的“联姻”,“不仅不与客观性等新闻专业规范相矛盾,甚至可能增加新闻对读者的意义,使内容更具相关性和吸引力”[17]。学者田浩指出,情感化叙事主要包括三条实践路径,第一,诉诸感官的叙事形态;第二,贴近日常经验的叙事风格;第三,提升代入体验的叙事主体。[18]这三条路径共同指向“共情化”传播。所谓共情,即“同理心”和“移情”。借鉴“空间新闻”的生产,“难度新闻学”2.0应将情感化叙事作为底层窍门,以此充分唤起受众情感,使读者泛起情感涟漪,从而实现情感共通,提升作品质量。以数字新闻作品《916篇性侵儿童判决书的背后,隐秘的角落,谁来保护孩子》 为例,该作品表达的是“性侵”主题,因此,整个作品的情感基调无疑是沉郁、黑暗的,主体色调呈现为一种压抑的黑色。黑色的主体色调凸显了女性受害者在遭受性暴力时的无助,既隐含了对受害者的同感和共情,又寄寓着对性犯罪本身的痛斥。作品中还包含了性暴力受害人数、性骚扰流行率等数据图表,以及当事人的直接引语:“我必须写下来,墨水会稀释我的感觉,否则我会发疯的”“不行的话,嘴巴可以吧”“不行,我不会”“他就塞进来,那感觉像溺水”。毋庸置疑,数据和图表蕴含了文字语言所无法表达的信息,但文字可以为数据提供语境、铺陈画面、渲染气氛,图文相互印证,使新闻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引发读者共鸣。因此,“难度新闻学”2.0之下的新闻作品写作不应停留在数据表层和数据挖掘,而要让读者从“冰冷”的数字中看到真实的生命个体和温热的情感世界。

  提升新闻写作品质是新闻人的永恒追求。随着新生态与新格局的出现,媒体人对新闻品质的追求亦经历了更新迭代。如果说传统媒体新闻人对“优质”新闻的追求是“难度新闻学”1.0时代,那么数字时代新闻人的“提质”追求则是“难度新闻学”2.0时代。“难度新闻学”1.0时代与“难度新闻学”2.0时代的共同之处在于对新闻“质化”取向的不懈追求,而不同之处则体现在写作逻辑、“质化”程度、叙述逻辑、理念素养、新闻样态追求等方面。

  就写作逻辑而言金融理财服务管理,“难度新闻学”1.0时代,记者是一群追逐时间的人,时间性新闻写作逻辑之下,大批量“提速”新闻被生产,新闻的实质是“时间性人工制品”,而在“难度新闻学”2.0时代,空间性成为新闻写作的主要支配逻辑,“空间新闻”成为“难度新闻学”2.0时代的“救赎福音”。就质化程度而言,“难度新闻学”1.0时代对新闻“质化”的追求程度低;“难度新闻学”2.0时代对新闻“质化”的追求程度更高。就叙述逻辑而言,“难度新闻学”1.0时代,新闻品质和叙事逻辑更多地追求“平”层叙述,即追求程式化与仪式化,追求精英化与严肃化;而“难度新闻学”2.0时代,新闻写作更多采用模态叙述,追求模态间的相互嵌合。就理念素养而言,“难度新闻学”1.0时代更看重新闻写作的业务标准,如遵循新闻写作的规律、写作格式与写作规范,注重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及时性的价值要求;而“难度新闻学”2.0时代要求记者有处理复杂空间的能力,如,数据集成能力、空间认知与可视化技能、空间表达技能、新闻制图技能、视觉美学技能等等。就样态追求而言,“难度新闻学”1.0时代,记者所期待和追逐的是“优质新闻”;而在“难度新闻学”2.0时代,“质化”程度更高、难度更大的“提质新闻”则成为新闻人的新追求。

  在2.0时代,良好的用户体验+个性化服务+新闻附加值+可读性+影响力+情感体验+……≈“难度新闻”,新闻摆脱了线性、单向的写作模式,开始偏好营造具象空间,并以一定的价值和意义赋予空间以“场”的效应,注重面向读者讲述故事,吸引读者参与,以获得良好体验。“空间新闻”成为提升新闻难度的一条重要路径,新闻人对新闻“质化”的追求经历了从“优质”到“提质”的更迭。我们首倡“难度新闻学”概念,并从这一新颖角度思考并弘扬空间新闻生产的价值与意义,相信会给予新闻传播学术界以崭新的启示。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批准号:18vxk008)阶段性成果】

  [1]涂凌波,赵奥博.新闻时间研究:基本概念、运作逻辑与制度化结构——兼论数字时代新闻业的“加速”及其异化[J].国际新闻界,2022(10):24-49.

  [3]张雪,杨向荣.符号化:空间媒介视阈下的城市形象建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1):156-163.

  [5]李彪,张雪,高琳轩.从管理新闻到回避新闻:社交分发环境下新闻消费方式的转向[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09):23-38+126.

  [6]杨保军,张博.新闻泛化与当代新闻理论研究的“下沉”[J].中州学刊,2021(04):164-172.

  [7]刘鹏.行动者网络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52-53.

  [9]杨奇光,苏娟.容积捕获:数字新闻的立体景观、六度自由与索麻困境[J].新闻记者,2023(05):16-25.

  [10]蔡之国,徐源启.论“去碎片化”新闻书写的三种方式[J].中国出版,2019(18):33-35.

  [11]杨保军,孙新.论新闻时间观念的构成与变迁规律[J].新闻与写作,2022(06):60-70.

  [13]赵睿.叙事、认同、沉浸:多模态国际新闻报道中的情感转向[J].中国出版,2023(12):11-16.

  [16]潘文建, 韩立新.新闻用户视角下灾难报道的“情感性策略仪式”研究[J].全球传媒学刊,2022(06):68-83.

  金融理财服务管理

  [18]田浩.文本疗愈:数字新闻业的情感化叙事及其介入性效应[J].新闻与写作,2023(07):26-34.

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