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财服务管理赵峰“接棒”程永红出任太平人寿党委书记;水滴公司2024全年净营收2772亿元 保观周报

发布时间:2025-03-18 06:55:24    浏览:

[返回]

  金融理财服务管理金融理财服务管理3月14日,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赵峰接替程永红,出任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人寿”)党委书记一职,预计完成相关程序后,赵峰将任太平人寿总经理一职。

  简历显示,赵峰,自2024年4月起出任太平人寿董事。赵峰毕业于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

  赵峰现任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和中国太平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任太平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首席信息技术官兼金融科技部总经理,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技术执行官兼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并曾在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人寿黑龙江省分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任职。(来源:北京商报)

  3月12日,水滴公司(WDH)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经审计的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2024年第四季度,水滴公司净营业收入6.87亿元,归母净利润9962万元,实现连续12个季度盈利。从2024全年来看,净营业收入27.72亿元,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119.8%。

  从2021年9月宣布启动股票回购计划以来,截至2025年2月末,水滴公司累计斥资约1亿美元,从公开市场回购约5210万股ADS(美国存托股票)。经过公司董事会批准,水滴公司还宣布将开启新一轮现金股息派发,与股东共享公司的价值创造。

  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水滴公司保险相关收入5.8亿元,占到水滴公司整体收入85%,保险业务是水滴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4年第四季度保险业务首年规模保费约19亿元,同比增长24.5%。此外,2024年全年首年规模保费达74.73亿元,全年收入达23.6亿元,全年经营利润达到4.77亿元。(来源:证券日报)

  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何啸担任总经理(总裁)一职,相关任职资格待监管部门核准后生效。

  2月28日,江苏省委组织部发布的江苏省省管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显示,现任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何啸,拟任省委管理领导班子企业正职。

  简历显示,何啸出生于1971年7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此前,他历任南京邮电学院团委教师,江苏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江苏省国资委综合处主任科员、副处长,江苏省国资委办公室副主任、综合处处长、办公室主任、企业发展改革处处长。(来源:澎湃新闻)

  3月14日,友邦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公布2024年全年业绩。其在中国内地的全资子公司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友邦人寿”)实现新业务价值增长20%,年化新保费增长10%。

  数据显示,2024年友邦人寿新业务价值增长20%;年化新保费增长10%;总加权保费收入增长18%;2024年第4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424.34%。

  区域扩展方面,2024年四季度,友邦人寿获批于安徽、山东、重庆、浙江筹建分公司,并已相继获批准予开业。

  人力渠道方面,2024年友邦人寿营销员招募增长18%,活动人力实现9%的增长,营销员收入近行业平均的2倍。

  友邦人寿表示,2024年,超过95%的营销员售出传统保障类产品保单,营销员渠道传统保障类产品的新业务价值录得26%的增长,占营销员渠道2024新业务的46%;银保渠道的新业务价值实现显著增长,致力于打造健康可持续的高质量银保发展模式。(来源:北京商报)

  3月12日,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公告显示,该公司录得营收48.1亿元,调整后净利润1.58亿元。其中,综合金融客户端(F端)及企业端(B端)合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2%,居家养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13.5%。

  报告期内,平安健康逐步形成“保险+医养会员”“医疗理赔协同”“医健权益服务”三大模式,助力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获客、黏客、客户二次转化与复购,F端业务稳健增长,收入超24亿元,同比增长9.6%。截至2024年9月末,使用了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平安集团个人综合金融客户,其客均合同数、客均AUM分别为其他个人客户的1.6倍、3.9倍。

  与此同时,作为平安健康中长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企业健康管理业务发展强劲,2024年,公司从产品设计、客户拓展、用户经营等方面持续提升,全面焕新面向企业及企业员工的“中国平安企业健康保障计划”产品体系,打造健康委托管理、会员制健康管理服务、保险+等解决方案,以更具竞争优势的差异化产品矩阵满足不同企业的多元化场景需求。截至报告期末,该公司B端业务收入同比提升32.7%,录得收入超14亿,累计服务的企业客户数达2049家,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35.9%。(来源:同花顺财经)

  金融监管总局网站3月14日消息,该局印发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工作答记者问时表示,将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完善个人消费贷款尽职免责要求等。

  一是兼顾供需,统筹加大对居民消费需求与消费供给主体的金融支持。二是适度优惠,针对长期、大额消费需求,从消费贷款额度、期限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合理纾困,针对信用良好、暂时遇到困难的借款人,鼓励与银行商定贷款偿还方式,有序开展续贷服务。四是专项行动,要求金融机构开展专项行动,发挥政策协同作用,积极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等工作。

  从金融支持提振消费的主要内容来看,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是增加消费金融供给。金融机构要围绕扩大商品消费、发展服务消费和培育新型消费,丰富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场景,量身定制金融产品,更好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金融需求,不断强化数字赋能,增强消费金融服务的适配性和便利度。加大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消费服务行业的信贷投放,支持消费供给主体健康发展。

  二是优化消费金融管理。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个人消费贷款尽职免责要求。在有效核实身份、风险可控前提下,探索开展线上开立和激活信用卡业务。

  三是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纾困。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借款人信用记录、还款保障,针对暂时遇到困难的借款人,合理商定贷款偿还的期限、频次。根据借款人申请,经审核合格后为符合条件的借款人提供续贷支持。

  四是优化消费金融环境。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规范消费贷款合同条款,明示最终综合融资成本。用好金融产品查询平台和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便利消费者查询使用。推进消费场景支付便利化,满足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服务需求。完善金融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妥善解决消费金融纠纷。加大对扰乱市场秩序、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等行为的联合惩处和打击力度。(来源:中国证券报)

  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四部门印发《深圳市促进风投创投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其中提到,积极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和资产管理机构参与创业投资。支持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我市开展股权投资试点业务,推动区政府引导基金、国资基金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合作设立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充分发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专业优势,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保险资金依法合规投资在深圳发起设立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推动保险公司、资产管理机构等在我市设立千亿级基金群,主要投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和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穿透后底层资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上市公司股权的,底层资产风险因子适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相关要求。(来源:财联社)

  根据LIMRA的美国个人年金销售调查,2024年四个季度的季度年金总销售额均超过1000亿美元,这是首次在一年中的每个季度都达到这一里程碑。

  2024年,年金销售额将达到4326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 12%。这是年金销售额连续第三年创下新高,同期年金销售额总计达1.1万亿美元。

  第四季度,美国年金销售总额为1006亿美元,较创纪录的 2023 年第四季度下降13%。较低的利率导致固定利率延期 (FRD) 和收入年金销售额下降,影响了整体业绩。

  在其他年金数据中,第四季度注册指数挂钩年金 (RILA) 销售额增长35%,达到175亿美元。全年来看,RILA销售额增长38%,达到654亿美元金融理财服务管理,首次超过传统变额年金销售额。

  传统的可变年金 (VA) 销售额在连续三年下降后金融理财服务管理,于2024年也出现增长。第四季度 VA 销售额同比增长35%至166亿美元,使全年总销售额达到 608 亿美元,增长18%。

  固定指数年金 (FIA) 销售额在第四季度达到 318 亿美元,较创纪录的第三季度业绩下降10%,但比去年同期增长28%。2024年FIA总销售额增长32%,达到1268亿美元。LIMRA表示,预计2025年FIA销售额将保持在1000亿美元以上,尽管较低的利率可能会减少需求。

  与此同时,固定利率延期 (FRD) 年金销售额较上年下降52%至283亿美元。FRD年销售额也下降8%至1523亿美元。不过,预计2025年FRD销售额仍将保持在1200亿美元以上,将是2022年前水平的两倍。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13日发布联合通函,就专业投资者指数型万用寿险(IUL)产品的监管框架应用提供指引,期望为保险业务提供清晰和实用的前进方向。

  通函指出,IUL产品与传统万用寿险产品相似,提供人寿保障和现金价值成分,并在保费支付方面具有灵活性。然而,IUL产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部分或全部现金价值与金融指数表现挂钩,保监局和金管局确认IUL产品被归类于《保险业条例》的类别C(相连长期)业务,需遵循相关的监管要求。

  根据通函,监管机构表示如果此类产品只向被定义为专业投资者的高净值客户提供和销售,那么在不损害投资者保护的前提下,可以抵消或修改某些规定在IUL产品的应用。

  通函提到,有更清晰的监管要求后,可望在现时为高净值客群提供的众多产品选择中,加入更多元的保险方案,有利香港市场发展,并保障保单持有人。

  保监局预期,有关通函能为业界推出仅针对专业投资者的IUL产品带来更大的确定性。与此同时,随着在履行销售过程的监管要求方面有更大弹性,将便利因应专业投资者背景设计更个人化的流程。(来源:新华财经)

  劳合社已更新其2024年全年财务业绩。完整业绩将于2025年3月20日发布,同时还将发布对劳合社2025年全年业绩的预期指引。

  承保保费增长6.5%至555亿英镑(2023财年为521亿英镑),增长8.5%,主要得益于财产和再保险部门,这些部门在当年的承保业绩强劲,价格变化0.3%,外汇变动-2.3%。

  市场综合赔付率为86.9%,较上年同期上升2.9个百分点,主要受下半年重大索赔的影响。剔除大额损失,基础综合赔付率为79.1% (2023财年为80.5%)。

  由于承保纪律持续执行,赔付率改善至47.1%(2023财年为48.3%),而费用率保持稳定在34.4%(2023财年为34.4%)。

  投资回报为49亿英镑(2023 财年为53 亿英镑),尽管第四季度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但该投资组合仍受益于又一年的高利率。

  承保利润为53亿英镑(2023财年为59亿英镑),税前利润为96亿英镑(2023年为107 亿英镑)。

  “2024年,我们继续专注于强劲的盈利能力和有纪律的增长。我们的市场为我们的投资者带来了又一个出色的承保年,同时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一流的解决方案,以保护他们的业务流程和资产负债表。我们谨向今年早些时候受加州火灾影响的人们表示最深切的慰问。虽然我们仍在评估全面影响,但我们预计这不会成为资本事件。”——劳合社首席财务官Burkhard Keese。

  新的投资将扩大Trust & Will的SaaS平台,加强其数据基础设施,利用超过一百万用户的洞察力来推动创新,开发先进的金融工具,促进合作伙伴关系,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创建解决方案。

  该公司正在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扩大其影响力,将遗产规划融入购买房屋或汽车等人生重大里程碑之中。

  “遗产规划一直是我们整个行业尚未开发的机会。我们很高兴能带领Trust & Will完成Moderne新成长基金的C轮融资,并欢迎他们加入我们的Moderne Passport计划。我们很高兴能帮助Trust & Will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将遗产规划融入房地产,并对家庭产生持久影响。他们在这个领域的创新无与伦比,我们很自豪能支持他们的成长。” –Moderne Ventures创始人兼执行合伙人Constance Freedman。

  XUND于2018年创立,致力于开发人工智能驱动的医疗设备软件 (SaMD),以数字化患者旅程并与传统医疗保健系统无缝集成。

  该公司的MDR认证技术和专有的大型语言模型RAVE旨在加强患者护理,同时优化医疗保健提供者的运营。

  这笔资金将推动XUND在DACH和英国的扩张,加速MDR认证解决方案的推广,并深化人工智能的整合。

  毕马威的一项研究表明,保险公司对人工智能的采用抱有很高的期望,尽管面临着获得即时投资回报的压力,尤其是来自股东的压力。

  研究发现,66%的受访者预计人工智能投资将获得中等至非常高的回报,所有受访者都认为采用人工智能的公司将获得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支出预计将增加,所有受访者都计划将更大比例的预算分配给人工智能。其中,66%的人预计将把预算的20%用于人工智能,而34%的人计划投资超过20%。

  对人工智能的信任仍然是一个挑战,因为46%的领导者对其可靠性表示保留,只有25%的人完全信任公司内部的人工智能。不过,82%的人承认需要建立健全的框架、政策和流程,以确保遵守法规并负责任地实施人工智能。

  目前,人工智能采用的领导目标更多地侧重于运营效率,而不是更广泛的战略价值。为了帮助保险公司驾驭人工智能的采用,毕马威概述了人工智能价值的三个阶段:启用、嵌入和发展。

  据毕马威称,“赋能”阶段强调通过任命负责任的高管、制定 AI 战略、确定高价值用例、提高 AI 素养和确保监管协调来构建 AI 基础。此阶段还涉及启动 AI 试点、利用云平台以及利用经过预先训练的模型(尽量减少定制)。

  与此同时,“嵌入”阶段将人工智能融入企业工作流程。在此阶段,将有一位高级领导推动整个企业的员工队伍重新设计、技能再培训和变革,将人工智能嵌入公司的运营模式,同时谨慎对待道德、信任和安全问题。

  该研究还概述了“发展”阶段,该阶段的重点是通过利用人工智能以及量子计算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来转变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目标是解决大规模挑战,提高企业价值,并优先考虑道德、信任和安全。劳动力培训也强调促进创新。

搜索

网站地图